误读一:0到3岁是大脑神经元发育的高峰期
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,说话、视力、听力区域的神经元突触的密度,在1岁前就达到了最高峰,掌握抽象思维、逻辑思维等高级区域的神经元突触密度在2到3岁时达到最高。
然而,这只是大脑结构的发展,并不代表功能的发展。3岁以后的儿童,神经元突触的密度量就开始逐渐减少,到10岁时又显示出一个非常稀疏的状态。
误读二:高质量的早教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
很多早教商品都号称可以提高语言能力、数学能力和智商等认知能力。儿童智力测试仪厂家调查发现,进入早教前儿童的智商都差不多,进入早教后,有早教的儿童智商提高了很多,进入小学后,也有很大的领先优势,但是到了10岁后,早教儿童没有优势了——其实并非的早教的落后了,只是对比组跟上了。因此,早教的优势是短暂的。
误读三:儿童早教需要复杂丰富的环境刺激
复杂的环境刺激能够刺激儿童的大脑发育,这一实验是用小老鼠做的。当时的科研小组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个实验用在儿童教育中,他们只是研究了大脑。
但是,从此以后,“复杂丰富的环境”这个词就用到了现在,一些早教机构甚至家长把孩子当成了“老鼠”,并且建成了想象中的复杂丰富的环境刺激。孩子真正需要的环境是参与他生活的人有良好的互动。
儿童智力测试仪厂家认为适当的早教是可以的,但是想给家长们一个提醒我们是最重要
互动也不需要通过早教机构进行,儿童在最自然的环境中就在互动。当孩子需要时,我们能够在他们身边很重要。最终,对孩子有最大影响力的,是我们真诚实在的为人。